从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说起

生活常识 admin 2025-09-17 19:20 1 0

01

罗永浩与西贝之争还在发酵。

很多人觉得西贝太差了。

你拿保质期 1 年的羊腿、保质期 2 年的西兰花糊弄人啊。

另一种观点不这么认为。

他们觉得冷冻的很有营养。

冷冻一两年的,更是技术进步的体现。

这时候有人找到美国 Whole Foods 超市里的西兰花表示,这也是两年保质期啊。

Whole Foods 可不是一般性的商超,而是美国最高端的超市之一,主打有机天然高品质生活的。

还有人找到日本 2016 年生产的一个蔬菜说,看看人家日本,都用 " 窖藏 " 近 10 年的冷冻菜了。

相比之下,西贝这种企业太有良心了。

真的吗?

02

冷冻菜新鲜不新鲜的问题并不稀奇,学术圈早有研究。

1999 年的一份研究指出:焯水后的冷冻蔬菜比新鲜冷藏的更能保留维生素 C、β- 胡萝卜素,哪怕储存 1 年,损失也不多。

另一边,4 ℃的新鲜冷藏蔬菜里,青豆维生素 C 在 16 天里就损失九成多。

为啥新鲜菜的营养价值可以损失这么多?

美国营养学家 Darin Olien 在《超级食物》一书里就指出:

新鲜的西兰花经过采摘,再经过商业运输和配送,10 天后大量有益物质就消失了。也就是说一般人在菜市场买的蔬菜,往往是摘了后储存很多天的蔬菜。

2009 年,英国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食品改革研究中心的研究也有类似观点:

冷冻蔬菜比新鲜蔬菜营养价值更高,因为新鲜蔬菜从农场到家庭餐桌要经历太长时间。

2017 年,一个为期两年的研究也这么看。

因为研究者发现,冷冻胡萝卜的叶黄素、β- 胡萝卜素比新鲜的高。

研究还发现,冷冻产品在储存过程中营养损失很少,而新鲜产品在家庭冰箱里放几天,营养就大大下降了。所以,如果你买新鲜蔬果后不马上吃,可能不如直接吃冷冻的营养好。

这样的文章在速冻冷链技术发达的欧美日韩很多,概括一下来说就是:

冷冻蔬果的营养价值不低,比菜场的强,也比一般人地里摘了后不直接吃,再放冰箱冷藏要强。

但前提就是严格按照要求保存在零下 20 ℃左右,这样的话,冷冻蔬菜的保质时间可以在 12 到 18 个月之间。

而且也不是所有蔬菜都适合冷冻的。

绿叶菜、冬瓜、番茄、黄瓜、茄子等含水量高的蔬菜,因水分多,冷冻后细胞结构会被破坏,解冻后会变软烂,营养流失多,口感也差不少。

那作为蔬菜之王的西兰花冷冻后怎么样呢?

西兰花适合冷冻,冷冻一年后,维生素 C 保留率还可以在 60% 左右。这远比冷藏的、和常温储存的要好。

03

所以西兰花的营养价值是这样排序的:

冷冻有机西兰花 > 所谓 " 新鲜西兰花 "

但西兰花的难题不止于此。

据统计,单颗西兰花平均藏匿虫卵约 20-50 枚,幼虫 3-5 只。虽然这是大自然的馈赠,营养成分与蚕蛹、蜂蛹类似。

但一般人哪敢吃,那就要科学清洗。

这时候冷冻的另一个好处映入眼帘。

如果是速冻菜生产车间就会这么做:

蔬菜送厂后清洗切分,随即进行短时热处理(利用蒸汽或热水快速抑制酶活性,保留营养),接着立即投入 -35 ℃速冻隧道。

这种情况下,很多细菌都没了,更别说幼虫了。

而且干净这个好处还在延续。

很多餐馆不认真洗菜,除了嫌麻烦外,还有一个考虑是,认真洗菜会把蔬菜的品相洗掉。

所以要买最好买那种经过了清洗焯水预处理,用的时候只需简单冲洗的菜,很多餐馆上菜快、菜好看就仰仗这个。

可见速冻的好处有多多了。

实际上,我们的速冻菜不仅仅征服了西贝等连锁大餐厅,也在走向海外。

每天,有近 60 吨的西兰花从宁波的康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出发,走向国内外的市场。

如果不新鲜,全国各地的市场会买账吗?

同样,甘肃张掖临泽县的一条速冻生产线是从 7 月初开始生产的,生产的产品有速冻西兰花、速冻秋葵、速冻刀豆,每日产量 20 吨,都发往日本。

如果不合规,这么注重食品安全的日本会要吗?

所以速冻没有一点儿问题,也是现代食品工业硬实力的展现。

很多人会说中国蔬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2.7%,位居全球首位。‌‌ 我们有底气选择吃新鲜的。

可大型连锁餐饮店的做法也没错啊,力所能及给你提供新鲜干净有营养的了。

只是大家可能理解不一样。

你想家里有个菜园,摘完菜就清洗,然后切、炒。一棵菜从地里被拔起到入锅被爆炒,不到五分钟,那确实新鲜得过分了。

或者家里有片大海,新鲜打捞上的海产品,从入网到搬家里,再锅里一蒸,前后不到 10 分钟,那确实鲜嫩地过分。

但作为城市里的打工人,你吃得起吗?

基于这样的原因,山姆不卖活海鲜。

山姆说卖急冻海鲜,是因为技术上能锁鲜,也能锁住营养。

而且我们普通人吃到的所谓活海鲜,是因为水里加了海水晶、抗生素等,非常不健康。

只是很多人还觉得农业就该维持在手工种植与采摘、当日送达菜场、当日做菜的幻想中。

这既是对自身财力的高估,也是对现代食品工业的低估。

不过这点也提醒我们,全面来看,西兰花的营养价值得这样排序:

干净现摘的西兰花>冷冻有机西兰花 >所谓 " 新鲜西兰花 "。

04

但冷冻的西兰花好,不代表西贝那个保质期两年的西兰花也好。

首先的问题在于解冻。

西贝的食材大多需要解冻处理,而反复解冻或不当操作会导致蔬果的细胞结构受损,影响口感和营养,甚至增加细菌滋生的风险。

所以这里就要问,西贝能保证自己的解冻操作符合规范吗?

这么问不是质疑大型连锁餐饮品牌的水平,而是网友看完西贝后厨的直观反应。

你会发现,一个后厨里厨师长没厨师证,而员工有厨师证。

一位厨师长带着手表和手链炒菜,炒的时候帽子也没戴好。

一位员工打个鸡蛋,炒个蛋都有些慢。

可能这是上镜后的紧张,他们平时表现不这么粗放。

但人吃东西需要胃口,一想到西贝后厨差强人意的表现,和创始人贾总前后矛盾的发言,可能很多消费者也打了退堂鼓。

只能说西贝的厨师们是老实人,啥话都说。

而且哪怕西贝能做好一切,它能保证源头工厂的供货没问题吗?

比如今年六一节,西贝推出的儿童餐里有道菜叫 " 嫩烤 DHA 大黄鱼 " ,原料供供应商某某水产公司在 2020 年时被河南和陕西两地检测出销售的大黄鱼里氧氟沙星含量超标。

好在成为西贝核心供应商后,没出过什么问题。

但就是怕。

毕竟大家在食品安全上吃的教训够多了,哪怕有免检商标都不管用。

05

当然,大家想吃干净卫生的食物情有可原。

只是食品工业发展太快,很多时候和我们想的不一样。

一个水果罐头,很多人认为里面一堆防腐剂。

其实根本不需要。

因为制作一个罐头高温杀菌后还需冷却到 40 ℃ 以下,这时容器内部会形成负压,盖子会密封的更严实,很难打开。整个流程下来,罐头内部没有微生物存活,外面的微生物也进不去,所以就不需要防腐剂了。

甚至因为第一时间加工,会比我们烹饪的新鲜蔬菜里的营养流失更少。

一瓶果汁,成分表上只有 " 苹果 + 橙子 ",很多人觉得这就是天然的味道。

其实背后需要滤掉渣子、杀菌、放点添加剂,再微调风味。

这很难说得上纯天然,但会比纯天然更有口感。

事情就这么神奇,所以科技与狠活不是什么贬义词,而是技术进步的体现。

只是很多人对各行各业的印象还停留在五十年前,现在真的不一样了。

随着国内自动化程度高的食品企业大量出现,行业规范不断提升。

进工厂前,要严格消毒:换防尘服、戴帽子、手部消毒、风淋等等。进入生产区间后,也是无菌级别的。

这就导致,现代食品工厂会比一般人所能接触到的干净还干净。

做泡面的,和面都是机器和。

做盒饭的,最后还要用蓝光辐照里的射线分解杀死微生物。

做饮料的,用机器清洗水果会比人去洗干净:

还有早点摊的包子、超市的冷冻馄饨、便利店的关东煮,很多大家吃的东西早已工业流水线生产了。

小作坊做的话,谁能保证安全卫生?

所以一个小小的食物背后是人类向前迈了一大步,从此食物变得更安全、更好吃、更能突破地域限制。

你不会因为生活的城市没有牧场,而喝不到一杯鲜奶;你也不会因为不富裕,就吃不上一顿火锅了。

一份放满淀粉肠和炸鸡腿的泡面,搁 50 年前确实是上流社会才该享受的,但现在俯拾即是。

食品工业一直在造福人类。

但食品安全关怀每个人切身利益,所以时时刻刻有无数双眼睛盯着,以致于从业者都吐槽:

国内对食品生产的要求已经接近苛刻。

这种吐槽反倒印证了一个道理:

某种程度上来说,食品行业比绝大多数行业都要安全卫生。

-END-

评论区